【述略】本品为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藤的干燥根。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生长,主产河南、湖南、浙江、四川等地。秋、冬二季采挖、野葛多趁鲜切成厚片或小块,干燥;甘葛藤多除去外皮,用硫黄熏后,稍干,截段或再纵切两瓣,干燥。除杂质,洗净,用水浸泡,捞出,润透,及时切片,晒干入药,或煨制成煨葛根。
【性味归经】辛、甘、凉。归脾、胃经。
【功能主治】解肌退热,生津,透疹,升阳止泻。用于外感发热头痛,项强,口渴,消渴,麻疹不透,热痢,泄泻;高血压颈项强痛。
【规定剂量】9~15克。
古今超大剂量应用
1.治太阳病,桂枝证,医反下之,利遂不止,脉促(表未解也)喘而汗出。
葛根半斤(折合115.36克),甘草二两(炙〉,黄芩三两,黄连三两。上四味,以水八升,先煮葛根,减二升,纳诸药,煮取二升,去滓,分温再服〈《伤寒论》葛根黄芩黄连汤)。
2.治半身不遂,口不能言
葛根八两(折合115.36克),独活四两,桂心五两,防风,当归,炙甘草各二两,芍药,附子各一两,半夏一升,生姜十两。水煎服(《外台秘要》十物独活汤)。
3.治伤寒发热,身体疼痛
葛根四两(折合57.68克),茯苓三两,麻黄、牡蛎、生姜各二两,甘草一两。水煎服(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六物解肌汤)。
4.治浸毒发斑
葛根四两(折合57.68克),芍药二两,麻黄、石膏、黄芩、大青叶、甘草、桂枝各一两,大枣四枚。水煎服。取微汗(《肘后方》葛根解肌汤)
5.治热病一日,头痛,发热,背脊强直
葛根二两(折合74.6克〉,葱白五茎,豉一合,生姜一两。水煎去渣,下粳米二合,煮成粥,乘热顿服(《太平圣惠方》葛豉粥)。
6.治疗视网膜动脉阻塞,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型者
葛根、黄芪各50克,丹参30克,党参、茯苓、川芎各20克,当归,赤芍各15克,地龙、菖蒲、白术各10克,桂枝5克,冰片1克。上药除冰片外,其余药水煎取汁,冲冰片粉内服,每日1剂。(庞涛等,《山东中医药杂志.1987》)
7.治疗突发性耳聋
葛根45~60克,磁石60克,骨碎补30~60克,山药30克,白芍15克,川芎15克,石菖蒲9克,酒大黄1.5~1.8克,大枣15克。每日1剂,水煎2次,分3次内服。并随证加减。共治疗60例,结果:痊愈11例,显效18例,进步18例,无效13例。(赵养生等,《江苏中医杂志1984》)
8.治疗内耳性眩晕
葛根45克,蝉蜕10克,珍珠母、磁石各30克,煅龙齿10克,柴胡8克,苦丁茶5克,桂枝、甘草、白芍各10克,黄芪30克,当归15克。主治肝郁血虚型。若肝旺肾虚型者,上方去桂枝加丹参20克,钩藤15克(后下),决明子15克。水煎服,一日1剂。共治疗110例,其中肝郁血虚型60例,肝旺肾虚型50例。结果:痊愈80例,显效8例,有效20例,无效2例,总有效率为98.2%。方中葛根的用量从12到60克,每剂45克为常用有效量,均无不良反应。(孙爱华等,《中医杂志1984》)
9.治疗早搏
葛根60克,全瓜蒌30克,广郁金、泽泻各15克,磁石、珍珠母各30克(先煎),刘寄奴、当归,炙甘草各9克。每日1剂,早晚二次煎服。服药期间停用其他抗心律失常的药物。经本方治疗的199例期外收缩中,显效54例,有效128例,无效17例。(李敬芝等,《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》)
10.治疗冠心病
葛根60克,广郁金15克,全瓜蒌30克,泽兰15克,刘寄奴15克,当归10克,川芎10克,延胡索I5克,失笑散18克(包煎)水煎服,每日1剂,分2-3次服。共治疗49例,其中心绞痛44例;临床症状消失18例,改善25例,无效1例;心电图改善情况,各类型心电图异常共66例次,经上方治疗,消失39例次,改善12例次,不变15例次。(何文坚等,《上海中医药杂志1979》)
古今医论
1.张元素:“不可多服,恐损胃气。”
2.《药品化义》:“葛根,辛主上升,甘主散表,若多用二、三钱,能理肌肉之邪,开发腠理而出汗……,若少用五、六分,治胃虚热渴,酒毒呕吐,胃中郁火,牙疼口臭。”
【按语】葛根无明显毒性,并可入食用。比较成熟的经验是在治疗冠心病、早搏、高血压病、突发性耳聋、内耳性眩晕及中风后遗症等病证时,可以超大剂量应用,剂量一般为每日45-60克。
本文摘自《今古中药超大剂量应用聚萃》
上一条: 食品抽检菌落总数超标产生原因及分析